20岁生日的时候,老妈送了迄今为止最贵的礼物个我——HP DV1306,这个本子一用就是五年,换过硬盘、升过内存,从Windows到Linux……一直服役到现在。在这五年里我频繁的更新手机、随身播放器、耳塞……唯独没有去折腾笔记本,因为我在等,等我理想中的本子。
我渴望这样的设备:
轻便、快速、漂亮、人性化
当apple发布air的时候我是心动了一下,因为air有80%符合我理想中的设备,但是其髙髙在上的价格使得我只能继续等待,也险些入手x60s,到最后还是放弃了,总是离我预期的还差那么点。
09年,Mac OS、Chrome OS、Windows 7……无数的平板电脑YY图充斥着网络,那些以假乱真的图片给了我一个信号——我要的东西就快了。
等待着、盼望着……一等就是一年。
终于在2010年的年初apple宣布要发布平板电脑。终于等来了,还是apple,这个被图灵咬了一口的apple。
还记得1月27号iPad发布的那个凌晨,躺在床上用Touch刷图文直播,满怀激动的等待那个革命性的产品!
当Jobs把iPad拿出来的那一刹那,当我看到那厚厚的边框、粗糙的界面、黯淡的背景……我失望透顶,这难道就是Jobs口中的革命性产品?翘首以盼的竟然是比先前网上流传出的YY图难看N倍的东西,apple的设计师是集体失意了还是梦游了?这个分明就是iPod Touch的放大版!
在极度失望中关掉了Touch,后面的直播也没心情看下去了,我想我只能指望Google的Chrome Table或者android Pad。
妄加臆断的评论开始散布在各大论坛和Blog—— “iPad和石头的区别”、“iPad vs Netbook”等一系列的对比责骂充斥着网络,在绝大多数人看来apple发布了一个愚蠢的产品。
随着iPad发售日子的临近,惊喜被一步步的发现,这些点滴的惊喜让失望的人们开始慢慢改变!于是下载了iPad的发布会视频从头看到尾……
iPad那种未来般的操作方式,那种以前在科幻电影里才有的体验就突然的成了现实!我承认再次被apple折服了!
一种迫切开始涌动,也许iPad就是我要等的……
于是我不得不重新来审视iPad
外观——乍看iPad确实就是放大版的iPod Touch,再加上一个厚厚的边框,4:3的屏幕。但仔细想来,厚边框给用户提供了稳定手持的着力点,另一方面也让超薄的机身有足够的空间来安排走线.。如果边缘太小,手持的时候就只能双手捧着,不能单手把握了。至于4:3的屏幕比例无论水平或者垂直放置都比较协调。
电池——现代移动电子设备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力。apple官方提供的数据是10小时WiFi上网或者10小时的视频、音乐。这个屏幕尺寸、这个厚度,能够做到10小时的WiFi上网电力……有了这个硬件基础,加上一个通用的软件开发平台,无论拿来做什么都是很恐怖的。
屏幕——这个10”的电容屏还是值得一说的。一方面,电容屏适合3~4寸的小设备,做大了定位是个问题,这就跟CCD和CMOS一样;另一方面,和E-Ink相比,阅读体验不及Kindle。但即便是这种先天性的缺陷,apple在软件上给弥补了,iPad加入了多达10指的多点触摸,iBook的反色模式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惬意。
系统——iPad的定位是填补iPhone与Macbook之间空白。那么apple为什么选择iPhone OS而不是Mac OS?
apple面前两个选择——要么是选用桌面系统为基础,修改人机界面,去掉不必要的成分,加上更多的触摸元素做一个Mac OS X tablet版,这做法类似于微软的tablet做法,只不过介面不是笔而是手指;要么就是改进现有的iPhone OS,加入新的触摸元素和界面,同时为大屏幕做适当的改进。
其实,第一个选择apple已经在4-5年前做过了,就是设计iPhone OS的时候,把Mac OS X去掉了传统的Carbon介面,剩下Cocoa,重新做了一个Cocoa Touch的UI,把大量功能都裁剪掉,只剩一点骨头.够用就好。iPhone上市后,原来从Mac OS X上剥落的功能一点点的加回iPhone OS上面来。例如Core Data、Spot light等。
时至今日,iPhone OS已经和Mac OS X相差无几了,Mac OS X大量的核心功能都早已在iPhone OS上实现,两者的交集越来越多。除了用户介面Cocoa touch和Aqua的巨大差别,其它很多框架的设计都是基本一样的;而对于iPad,人机介面主要还是触摸而不是鼠标,那么apple选iPhone OS作为iPad的控制系统就很显然了。
软件——app store的成功有目共睹,iPad上的软件将是另一番天地,由于屏幕变大很多互动优点可以体现出来,下个象棋、玩个大富翁、甚至是打个麻将这不是不可能。
你有没整个IPAD耍耍阿
好像买个Ipad玩敲击类游戏,快感啊。。。。